© 2019 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指导办公室
【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汪玉恩: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黄山“少年兵”

作者:程向阳 郭傲宁 胡高华 来源:黄山日报 时间:2020-10-27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在千千万万“英雄儿女”中,也有不少“少年兵”。他们稚气未脱,尚未成年,个子未及枪高,却毅然加入到了“保家卫国”的军人行列。家住黄山区龙北社区的汪玉恩就是其中一位。

  汪玉恩 1934年出生,9岁时父亲在资本家工厂做工时累死在岗位上,15岁时母亲因病去世。1951年1月,时年16岁的汪玉恩报名参军,编入皖南新兵45团2营1连。训练7个月,光荣入列中国人志愿军第九兵团27军8师21团3营2连。 

  “过了鸭绿江,小小少年体会到了什么是苦、什么叫残酷。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夜间行军,天上不时响起咆哮的飞机轰炸声。背负50斤重的行军包,日行军60公里,累得边走边睡,饿了只能吃炒面(面粉干粮),没有水喝,只能就着雪水强迫吞咽。”汪玉恩说:“去朝鲜的路上,差一点丧命,因为体力不支、太累,加上山路陡滑,自己从山顶滚到山脚,就像滑雪一样。后被战友们救上来,竟然啥事没有。” 

  

 

  汪玉恩说:“或许是因为自己年龄小,自己未被派到战场一线,而是作为补充部队在二线坑道驻扎,多通过夜间战、麻雀战、坑道战、游击战袭击敌人。不过,所在部队在前线打得非常激烈,整建制的排最后只剩下七八人。班长吴少辉曾荣获‘三级战斗英雄’,营长俞喜田荣获‘二级战斗英雄’。” 

  1952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九(除夕),是汪玉恩朝鲜战场上难忘的日子。那天连队接到命令,去离驻地70公里的火车站领国内运送过来的慰问品和粮食。由于物资紧缺,三天饿了两天肚子,因此听说有慰问品来,战士们高兴得心脏病都要发作。可遗憾的是,列车被美国空军发现,在火车头刚刚开进山洞时,车身遭遇炸弹轰炸,他和战友们冒着炮火步行8个小时前来,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慰问品化为灰烬,空手而归。到手的粮食没了,让人绝望,连队里有的老兵因此都哭了。   

 

  朝鲜战场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是武器军力的较量,更是意志和智慧的较量。汪玉恩回忆说,朝鲜战场的残酷程度远非想像。志愿军在战场上不但要挨饿受冻,最纠心的是武器落后。由于天太冷,战友们的枪栓冻住打不开,而不得不使用手榴弹攻击敌人。 

  1953年4月26日,联合国军和中朝方面恢复中断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转入战局有利方。同年10月,汪玉恩随部队回国。 

  1956年汪玉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速成小学,1958年考入南京步兵学校,毕业后担任27军81师22团1营2连少尉排长,因为身体原因于1962年复员。先后担任太平县(现黄山区)供销社和谭家桥供销社任职。   

 

  硝烟散尽,英雄解甲。已经86岁高龄的汪玉恩育有两儿一女,均很孝顺。他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他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上,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抗美援朝精神不能丢。” 

责任编辑: 王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