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指导办公室
【致敬抗美援朝老兵】郭华珍:保家卫国笔为枪

作者:程向阳 郭傲宁 胡高华 来源:黄山日报 时间:2020-10-27

  郭华珍,1935年出生于巢湖,1951年3月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3208团二营的一名战士,先后担任营通讯员、警卫员和文书。在艰苦的战场上,他读书写诗,胸怀管墨,以笔为枪,记录了抗美援朝的正义和邪恶。  

  

  一支笔:书写刻骨铭心的历史 

  “饥吞袋里粮,渴吮坑边溜,剑决虎狼咽,血染英雄袖。故园除旧符,战地歼顽寇,誓使国威扬,不怕胸穿透。”——《生查子•战地除夕》。 

  这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写于朝鲜战场的诗词,时年仅16岁。他叫郭华珍,1935年出生在巢湖,家住祁门,读过六年私塾,因姨父为私塾老师且爱诗词,耳闻目染下,他养成了看书和写诗的兴趣。在朝鲜战争腥风血雨的战场上,看书、写诗成为郭华珍最大的爱好。“读书写诗可以排遣战场上的紧张情绪,充实孤寂而残酷的精神世界,抒发内心的情感。” 

  耳边是轰轰的炮声,头顶是美军的飞机,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生查子•战地除夕》是郭华珍刚入朝鲜时有感而发的词,描绘出朝鲜冬天的天寒地冻与饥寒交迫。“零下37度,小便、流鼻涕能立刻结冰,干粮布袋吃炒面(干炒的面粉),饮用坑道壁上渗出的水,和着薄衣在光秃的树旁打盹,坚定信念歼灭敌寇。”郭华珍说。 

  

  爱好写作的郭华珍,在朝鲜战场上见证了太多战友的流血牺牲,为回忆历史和怀念战友,回国后他曾用一年时间撰写小说《青春颂》(后改成《青春梦》),5万多字,十五章,以真实的历史情感记录所在部队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故事。可惜小说准备出版时被烧了,此事至今成为郭华珍老人的遗憾。  

  郭老的卧室,也是书房,书香氤氲。其中有90多本书刊载了他创作的诗词,多次曾获得过文学奖和诗词奖。保家卫国笔为枪,郭华珍通过一支笔写下无数文字,抒发对抗美援朝的感受,表达对战友的深切怀念。老人说:“战场上条件艰苦,在朝三年我没吃过一棵青菜,严重缺乏维生素,得了夜盲症。即便如此,坚持看书写诗的习惯没有丢掉。” 

  

  

  三年苦,回忆战友牺牲的场面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4月29日,苍茫夜色中,他们部队作为增援部队,头上戴着用树枝编成的伪装,呈三列纵队,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鸭绿江。 

  郭松珍先是跟着首长当警卫员,武器为六五式短步枪,他的个子比枪高一点。刚过鸭绿江大桥,第一晚在宣川,行军过程中遭美军飞机轰炸,六连战士高荣兴不幸遭到飞机机枪扫射,枪弹穿过头部,满脸是血、嘴喷血沫。这是郭荣珍在朝鲜战场第一次近距离亲眼目睹战友的牺牲。“他就在他跟前,可以摸到他的脚。”说到这,郭老欲语凝噎。 

  1951年5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追击战,从三八线附近一路追击到汉江北,美军节节后退。“行军途中,鞋子破了,就在里面垫上树叶,不停追击。靠吃布袋粮饱腹,曾有两天仅吃了一个小如板栗的马铃薯。” 

  

  朝鲜战场无前后方之分,到处都是美军轰炸的目标。习惯了美国佬的飞机大炮,目睹了战场上的惨烈,郭华珍丝毫不感害怕。行军过程中,一晚要走60公里路,且要小心谨慎,遇空袭立马隐蔽,用树枝遮挡,以防暴露目标,靠信念坚持走下去。“有一次在新成川,四周是废墟,突遭飞机空袭,炸弹四处散落,其中一个就在旁边冒烟,我立刻向首长靠拢,差点没命,死里逃生。” 

  最令郭华珍难忘的是一起去当兵的亲密战友秋桂娥和江萍的牺牲。这也是他未发表的小说《青春颂》中的两位主人公。江萍是文化教员,秋桂娥是卫生员,和他是同学,后一起参军,最开始也在一个营。两位战友的牺牲成为郭老晚年一直散不开的心结,采访当中,郭老内心深处的痛楚被触动,眼圈多次泛红、声音哽咽。 

  郭老说,在一次美军突袭中,战友小秋为了抢救一位受伤的战友,自己的后背不幸被弹片击中。担架抬着她向卫生队奔跑途中,小秋还呻吟着说“我不行了,你们去抢救其他伤员吧……”话没说完,就牺牲了。小秋还让战友把一个日记本交给了他,现在每每看到这个日记本,他都会流泪。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郭华珍由警卫员转为文书,负责管理武器弹药、向团部上报文件等。1954年6月25日,郭华珍回国,因腿伤在山东潍坊部队医院疗养两个月。1954年12月复原回祁门县当司改员,后又转至商业局工作,1980年,因二等乙级残废提前退休。 

  两地情:想到朝鲜的土地上看看 

  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行动表达了友谊,同样也收获了友谊。在朝鲜战争中,郭华珍经常与朝鲜人在一起玩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家中现在还珍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是一张两寸照,照片上是两个年轻的女学生,照片背面用中文和朝鲜文写的名字,一位叫金玉姬,一位叫崔永玉。书写工整、字体秀丽。这是当时在朝鲜的好玩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时送给郭华珍留作纪念的。 

  

  

  此外,朝鲜妇女还帮了所在部队的大忙。“在一次行军过程中,几位朝鲜妇女在抢修被炸毁的铁路时,听到飞机的响声,向志愿军高喊敌军来了,志愿军听到消息立马隐蔽,避免了一次被轰炸的危险。”  

  “如果没有抗美援朝,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现在特别想去朝鲜看一看,一是去给战友烈士们扫扫墓,二是寻找照片上的朝鲜学生。”郭华珍说:“朝鲜的学生还教了我很多朝鲜歌曲呢。”说到动情处,老人还唱起了朝鲜民谣《桔梗谣》。 

  “道那基、道那基,道那基……”当老人用朝鲜语真情演唱的歌声在我们耳边响起,升腾起的是中朝人民坚如磐石的友谊。(程向阳 郭傲宁 胡高华)

责任编辑: 王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