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四十载,初心不改甘奉献

——吴春英先进事迹材料 

  

  

  

  

 

  

  

  人物简介:吴春英,女,194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歙县北岸镇北岸村第8组退休干部。1979年开始从事妇女儿童工作,40多年以来,她初心不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邻里纠纷调解、移风易俗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中160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700余小时,服务群众50000余人次。先后2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0年被全国、省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1年当选助人为乐类“安徽好人”。

搭建成长平台,筑造温暖港湾

  吴春英所在的北岸村全年外出务工人员达630余人,由此形成了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看见那些留守儿童缺少管理教育,吴春英急在心头。2006年,她萌生了创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想法。为了孩子,说干就干。没有人,她带头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不分昼夜,走门串户,动员退休在家有一技之长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爱心人士等20余人加入队伍。没有资金设备,她积极对接政府部门、走访企业、联系爱心人士,为孩子们筹备学习、娱乐用品。2007年9月,活动中心挂牌成立,凝视着墙上闪光的牌子,吴春英那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7·7”洪灾后吴春英在晒书

  中心建好了,如何发挥作用成了迫切问题。吴春英主动带领志愿者们,细心划分每一个活动区域,精心设置跳绳、乒乓球、象棋等文体“课程”10余门,为辖区内留守儿童提供义务照料服务。同时,还邀请镇、县里专业志愿者,累计为孩子们送上科普、绘画、舞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980余场,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春华秋实,如今的中心已成为孩子们课后、假日的好去处,先后有200多名留守儿童在这里成长,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其中58人成功迈进了大学校门。年复一年,在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里,变化的是一张张稚嫩却饱含希望的面孔,不变的是孩子们心中亲切的“春英奶奶”。

  2020年7月7日,北岸村遭受5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侵袭,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水淹一米多,里面的文具、书本、体育器材、活动设施全部被淹毁,损失惨重。洪灾退去后,面对遍地狼藉,泪眼潸然的吴春英来不及痛心,她迅速组织志愿者开始灾后恢复工作。一件件清理、一遍遍擦洗,她每天坚持晒书3000余册,并积极争取妇联、关工委、民政局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慈善机构的援助,为活动中心筹集书籍2000余册,资金3.8万元及体育器材、电子琴、电脑等各类物资100余件。在多方努力下,活动中心得以重新开放,看到一个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吴春英的心仿佛要被融化了,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情系困难儿童,呵护健康成长

  吴春英不仅是留守儿童们心中的“爱心奶奶”,这些年她在中心外还义务帮扶了12名困难儿童。她坚持志愿募集社会资金为困难儿童购买衣服、书籍、学习用品等,利用春节、六一等节日,挨个入户走访慰问,给孩子们送去米、油、书籍、文具等慰问品260余件,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积极面对生活。

吴春英为孩子们义务讲解

  2013年留守儿童晓娟(化名)的父亲因病去世,吴春英志愿担当起了晓娟的陪护。她利用一切机会让晓娟参与集体活动,陪晓娟在活动中心看书、做游戏,用真心换真情,渐渐拉近内心距离,让晓娟不再孤单,重拾生活信心。在她的帮助下,如今成绩优异的晓娟正在准备高考,放假之余她还会回到活动中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我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春英奶奶仿佛黑夜里的一道光,为我指明前行方向,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长大也要像春英奶奶一样帮助周围的人,给他们带去更多的温暖。”晓娟开心地说道。

发挥乡贤余热,助力农村治理

  作为年近八旬的“乡贤”志愿者,吴春英退休不褪色,积极发挥余热,吸纳30余人加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并带领志愿者们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传承家风、关心下一代等各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350余场次,受众13000余人。

吴春英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活动

  她牵头组建乡贤桑榆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老人们村情熟、人脉广、经验足、说服力强的优势,会同村调委会对老人赡养、家庭婚姻、邻里关系等大小纠纷进行调解20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矛盾60余个。在调解子女赡养等日常纠纷中,她总能用最朴实的话语将“法言法语”讲得透彻、接地气。此外,她还在各项文化事业当中积极发挥自身力量,致力于村志编写出版、村歌谱写宣传及传统民俗活动恢复等。每年秸秆禁烧期,她总会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用质朴的语言告知村民焚烧秸秆的危害,监督看护确保空气不受污染。她还主动担任村里的党政宣传、信息传递志愿者,通过到户走访、入户宣传、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理论宣讲116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审:周隆行 二审:胡敏 三审: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