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徽州历史 弘扬传统文化

——“行走的徽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徽州历史,悠悠千年,涌现出文房四宝、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一批璀璨的文化,但受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影响,当下人们对徽文化的认识逐渐模糊,徽商、徽派建筑、徽州民俗等一大批优秀徽文化正在被人们渐渐淡忘。为更好地解读徽州历史、传承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博物馆志愿服务队于2018年发起“行走的徽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徽州文化博物馆阵地资源开展徽文化讲解2380余场,组织徽文化宣讲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90余次,累计受众8.3万余人,将徽文化送入寻常百姓家,相关经验做法被黄山日报、黄山文明网等媒体报道。

文化行走 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乡村,源于乡土。为帮助偏远乡村摆脱文化教育薄弱与认知匮乏的困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18年4月,徽州文化博物馆依托馆内资源,吸收徽文化爱好者、非遗达人、民间巧匠、技艺大师等20余人加入队伍,孵化“行走的徽文化”志愿服务项目。项目主要以贫困山区为重点目标,以文物模型拼搭、徽州人物故事讲述、徽州传统习俗讲解等为主题,宣传古徽州的历史文化。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文化进乡村90余次,让广大乡村孩子从文物中探究历史,在参与中学习人文,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图为开展文化行走活动

  2019年12月18日,“行走的徽文化”项目走进休宁县汪村镇中心学校,为学校50余名中小学生带来徽州文化主题宣讲。志愿者们讲到了以盐典茶木而纵横四海的徽州商帮,讲到了徽墨歙砚而名闻天下的徽州文房,还讲到了诸如谢正安、胡雪岩、胡适、陶行知、黄宾虹、许承尧等徽州各行翘楚。课堂上,讲解员运用生动、通俗、浅显的语言娓娓道来,台下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忙碌地做笔记。在徽州文化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现场掌声不断,气氛异常热烈。

志愿讲解 唤醒沉睡历史

  项目依托博物馆丰富的阵地资源,面向市民与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让一件件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人们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讲解馆藏文物近10万件,志愿讲解2380场次,受众8万余人次。

图为开展志愿讲解服务

  走进博物馆,跟随志愿者的脚步,探寻徽商行走天下的足迹,礼敬徽州文教之昌盛,轻嗅奇茶妙墨之香。通过深挖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型、一处处场景中蕴藏的历史信息,让前来参观的游客纵观古徽州地区一府六县的格局样貌,窥见百年前徽商纵横捭阖、挥斥方遒的痕迹,聆听程颢、程颐、朱熹、胡适、陶行知等人的历史故事,感叹徽州木雕、石雕、砖雕的巧夺天工。在这里,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于静默中感悟时空流转、沧桑变化,古老与现代碰撞,体会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知所从来,识其所在,明其所往。

  2023年8月,项目围绕“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中华传统晒书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8月23日,新安医学科普知识讲座,重点推介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并齐声诵读有关养生片段。8月24日,带领青少年参观基本陈列“走进徽州”展厅有关地方志和宗谱馆藏古籍,启发思考传统古籍与现代书籍的区别。8月25日,在文创空间,举办“传统文化我传承”系列非遗体验——古籍装帧活动,让十余组亲子家庭共同参加线装书装订体验活动,进一步体会徽州的山水之胜、人文之美,回味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小小少年 解读中华文物

  为更好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围绕“引导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这一主题,项目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一系列实践活动。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提供讲解岗位以及培训,让学生自主报名参与馆内解说,增强徽文化的传播力,增强孩子们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报名参加的小小志愿者达40多名。开展“我在博物馆里画文物”暑期社会教育活动,邀请100余名青少年现场手绘的方式解读文物,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文物的独特理解,用画笔或临墓写生、或自由创作,进一步活化徽文化。利用科技力量,开设“云上课堂”AR读本,包括《天下徽商》《徽州建筑》《徽州教育》《新安医学》《徽州墨韵》,让青少年随时随地了解徽州历史。

图为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

  2023年7月12日,项目组织馆内“小小志愿者”开展了为期4天的暑期志愿服务体验营活动,旨在探寻徽州文物奥秘,乐享趣味暑期。自愿报名参加活动的小志愿者们首先参加开营仪式,包含自我介绍和朗读文本;其次是志愿服务培训与讲解,包含纪律要求和礼仪指导;最后是观摩实践,包含展陈讲解与文明引导等。7月15日,徽州文化博物馆对参加体验营的小小讲解员进行考核并颁发证书奖品,通过考核的志愿者将有机会为来馆观众提供部分展陈讲解志愿服务。

(一审:周隆行 二审:焦莹 三审: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