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山文明网>文明培育>移风易俗 > 正文
【移风易俗创新案例展播⑩】祁门县:上好“家”课堂 传承新家风

来源:市文明办 时间:2023-12-24

  为进一步深化家庭文化建设,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祁门县各地开展了以“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家”课堂。以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为抓手,通过邀请镇村道德模范、“黄山好人”等先进典型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巡讲”活动,讲述家风家训的古今意义,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并注重发挥好党员干部在营造和美家庭氛围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制定《乡约家法》行为规范
  在隆庆六年(1572年),祁门县文堂村为解决村里“人繁约解,俗渐浇漓,或败度败礼有之,逾节凌分者有之,甚至为奸为盗、丧身亡家者有之。”的问题,文堂士绅陈履祥制定了《文堂乡约家法》。《文堂乡约家法》制定后,村里每年分春秋两季进行宣讲,并严格按照乡约规定对村中人物和事件来评判臧否、褒奖惩罚。《文堂乡约家法》设计的系统性强、村庄管理的实用性高,得到当时祁门县令廖希元的肯定。
  宣扬《乡约家法》健康文化 
  依托文堂村宗祠“永锡堂”举行《乡约家法》宣讲仪式,邀请村民和学生参加该项古老而庄重的活动仪式,通过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高引赞、说故事等方式给村民上一堂思想道德教育课,充分展示出徽州民间宣讲《乡约家法》的神秘场面。《文堂乡约家法》共22条,重点就是6句话24字,即:“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以此严格规范着文堂村每一个人,成为共守的行为规范。
  挖掘《乡约家法》精神实质
  为了延续《文堂乡约家法》的优良传统,2016年年初,文堂村村委会召开户长会,大家共同商量,修订了《文堂乡约家法》,每年的正月初四,文堂村都要举行祭祀暨家法宣讲活动,并推选村里有一定文化,关心国家法律的热心人士陈昌晖为法律宣传员;推选平时遵纪守法,敢说敢管的村民黄国明为义务监督员。《文堂乡约家法》是我国制定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民间法规,不仅对当时管理乡村社会起到规范作用,就是对当今社会法制建设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文堂乡约家法》弘扬的是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
  升华《乡约家法》时代内涵 
  为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群众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营造和谐家庭氛围,通过座谈、探讨、走访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在熟悉的人群中推举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的方式挖掘文堂村一批在生活、家庭、品格上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典型模范,并经过村班子委员会层层筛选,最后共评议出口碑好,热爱生活、吃苦耐劳、辛勤工作的十佳好媳妇和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文堂十佳好少年。通过表彰,树立了典型,带动了村风的好转。文堂村在古代乡约的约束和教育下,村风淳朴,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一审:周隆行 二审:胡敏 三审:程薇) 

责任编辑: 周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