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指导办公室
歙县雄村镇:江畔朱村焕“古韵”

作者:方传波 来源:歙县雄村镇 时间:2022-05-25

  歙县雄村镇朱村村位于渐江和练江交汇成新安江的“三江口”,是新安江的起点。朱村中心村是2020年度省美丽乡村建设村,为加快建设进程,该镇统筹谋划、精心安排、多方联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打造“新安江畔 古韵朱村”。

  自2020年8月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如今走进朱村穿村而过的水泥路已通车,清理整治后的水塘里鸭鹅嬉戏期间,自来水已并入县自来水管网,小菜园里一片绿油油,老街铺上了青石板两边用小鹅卵石摆了图案……水变得洁净了,道路变得宽畅了,环境变美了。

  提前谋划,开好“户主会”。户主会上向村民讲清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征求户主意见,尊重村民意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签订承诺书,保证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党员、村民代表带头配合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拆除无功能用房和旱厕、改水改厕等,形成“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先进”的良好局面。

 

  专人负责,加班加点抢进度。自2020年8月开工以来,按照建设推进表,镇主要负责人一周一调度,及时掌握建设进度和遇到的困难,镇村干部和施工方共同商讨解决对策。安排专人“跟班作业、对单消号”,建设任务推进到哪里,专人就跟进到哪里,全力做好施工期间的服务协调和施工中矛盾调处工作;确保建设有人抓、有人管,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因地制宜,打造美好新家园。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村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让传统村落以独有的人文底蕴和内涵继续留存。多举措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按照实施方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与当地自然风光和谐的景点,保持乡村农耕之美、田园之美、自然之美、传统之美,打造群众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

  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水变得更加洁净。之前大多数村民饮用水都要去村中水井挑水吃,少数接引山泉水的农户,一遇旱季就缺水,用水很困难。现在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全村已并入县自来水管网,轻轻一拧水龙头,洁净的水就随之而出,煮饭、洗菜用的水较之前用的水变得更加洁净卫生,群众喝上了与城区同网同质同价的安全水。

  道路变得更加宽畅。之前,大多数道路都是泥巴路,坑坑洼洼,逢雨雪天气,道路就会泥泞不堪;老石板路,断裂较多,高低不平,道路很难走。现在,水泥路基本通到每家每户门口,村周边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车辆随时相遇随时可以会车,根本不用担心错车麻烦;老街的石板路已维修更换平整,村民们茶余饭后散步其间,方便至极。

  环境变得更加美丽。以前,道路上、街道上、池塘边、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垃圾堆,而且大部分都是陈年垃圾,一到夏天苍蝇、蚊虫满天飞,臭气熏天,当地人戏称为“猪村”。现在,保洁人员每天清扫垃圾,“中环洁”每天派车清运,以前所见的那些陈年垃圾也被清理除尽。现在户户都发放一个小垃圾桶,每隔几家住户就有一个大垃圾桶,村民倒垃圾也很方便,垃圾确保日产日清,整个村庄的环境变美了。

  近年来,朱村村通过实施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新安江生态廊道绿化彩化、保护古树名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增绿护绿增效增彩保护森林生态工程,同时在村庄周边大力发展板栗、油茶等经果林。

  积极创建省级森林村庄,通过道路沟渠林带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配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护路护堤林、庭院林、水口林、游憩林和生态绿道,村前屋后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竹园、小菜园等,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和香化。农户利用“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隙地栽种经济林、花灌木等。林木绿化率达78.3%,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69.1%,河道、河渠绿化率97.7%。树种搭配合理,形成一定的景观效应,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为推进乡村振兴擦亮了生态底色。

  美丽乡村民生工程的实施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开展,让村民见证了家乡发生的显著变化——水净路畅环境美,位于新安江畔的朱村重新焕发“古韵” ,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方传波)

责任编辑: 托托